回顧410教改30週年國教盟期盼深化教育對話,推動教育進步

記者/呂宜營/整理報導

當台灣迎來「410教育改革」30週年之際,國教行動聯盟(國教盟)透過深度檢討,對於過去三十年的教育政策進行了全面回顧。從1994年的教改浪潮至今,台灣教育經歷了從「量的擴張」到「質的提升」的重大轉變,但在轉型的過程中亦面臨諸多挑戰。

國教盟指出,「410教改大遊行」於今日屆滿30年,回顧當年提出的4大訴求包括:「落實小班小校」、「廣設高中大學」、「推動教育現代化」及「制定教育基本法」對台灣教育發展的影響如下:

一、「落實小班小校」:實際上並未達到預期效果,一直到近年因少子女化嚴重才小幅降低班級人數。

二、「廣設高中大學」:當年為降低升學壓力呼籲廣設高中大學,但為求速效,十幾年之間將70所專科全部升格為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,重學歷輕專業的結果嚴重弱化技職教育,高教快速擴張亦形成「七分上大學」亂象,讓學歷嚴重貶值,升學壓力卻未減輕。

三、「推動教育現代化」:有別於傳統教育的威權與封閉,教育現代化訴求校園開放民主、教師培育多元,但主管機關卻未做好師資員額控管,造成流浪教師滿街跑、偏鄉卻聘不到老師的現象。

四、通過「教育基本法」:呼應教育現代化之訴求,確認學生為教育權之主體、尊重教師專業自主、開放家長共同參與、確立教育中立原則,1999年通過「教育基本法」具有宣示性意義,然其落實仍需努力。

2014年國教盟舉辦410教改20週年檢討會特別提出學用落差問題:我們培育出來的大學畢業生佔同年齡七成,然而製造業適合大學畢業生所從事工作(技術員及工程師)的從業人數比例不超過三成,而服務業適合大學畢業生所從事工作(助理專業人員及專業人員)的從業人數比例不超過四成。2023年04月的內政部通報大學畢業生佔同年齡更增加到八成,然而整體產業結構並沒有變化太多,「廣設高中大學」教育政策不但影響了人力結構及經濟發展,所導致的學用落差及「用非所學」問題並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。

近期根據yes123求職網 調查,男生最夢幻的職業前三名分別是「網紅」、「科技工程師」、「房東」,女性則為「社群小編」、「網紅」、「空服員」,網紅雙雙進入前三名。並且攤開前十名排行,需要大學學歷文憑的僅有1-2項,反映出對於傳統高等教育路徑的價值正在被重新評估。越來越多人認識到,成功和職業成就可以通過多條路徑實現,不一定非要依賴於高等教育,這對於廣設高中大學、教育現代化而言,究竟檢討改進後有無跟上時代的趨勢呢?很顯然是沒有。

當年推動410教改民氣可用,卻未能掌握契機就問題關鍵提出具體政策,如「廣設高中大學」並無法降低升學壓力,且在少子女化趨勢下,現在多所高中大學已面臨退場,真是非常可惜

回顧30年雖有其意義,從近十年開始檢討與改進更有其必要,有兩件事情近十年深深影響台灣教育。第一個是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從2014年總綱公布也已十年, 108課綱實施也已五年,應該認真檢討各項入學制度是否與課綱實施成效。第二個是各項人權公約國內法化之後,究竟這些積極追求權利的過程,有無考量到台灣本土文化脈絡呢?教學現場中教師權、學生權,甚至家長權利之間的競合與衡平是目前台灣應該要優先面對的問題。國教盟長期關注教育,期盼能利用此時機辦理相關活動,喚起台灣社會對教育的重視。

更多新聞內容請至報社新聞官網:

https://unitednewsgroup.com/

更多新聞內容請至報社新聞粉絲團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unitednewsgroup/

讀者投稿專欄請至報社新聞臉書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435358273254337/